宋愛華:能救他人一命,值得做!
編者按:
韶華無雕飾,追夢顯本色。
在張家界,有這樣一群追夢人,堅守日常,努力追夢,守護著最初的夢想和信仰。
他們不懈追求、執(zhí)著追夢,創(chuàng)造著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。
紅網(wǎng)張家界站組織開展“壯麗70年·奮斗新時代”主題采訪活動,特推出子欄目【芳華70載·奔跑追夢人】專題報道,緊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,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市各行各業(yè)涌現(xiàn)出的70名奔跑追夢人,講述普通人立足平凡崗位努力追夢、奮發(fā)進取的動人故事。
我們都是追夢人,越追越有味!
宋愛華:捐獻造血干細胞既是我人生中一次很特別的經(jīng)歷,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,我并沒有覺得多么偉大,這只是一次愛心的傳遞,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,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。
2019年5月23日,宋愛華成功捐獻10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,為重慶市一名白血病患兒重新點燃了生命之光。(資料圖 陳碩 攝)
宋愛華說,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,捐獻造血干細胞,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。只要身體允許,如果有下一次機會,仍然會選擇捐獻。(資料圖 陳碩 攝)
工作中的宋愛華
紅網(wǎng)時刻張家界7月22日訊(記者 廖秋萍 王潔)談到造血干細胞捐獻,很多人難免會在愛心和顧忌之間徘徊。42歲的土家漢子宋愛華,毫不猶豫地給出了肯定答案——2019年5月23日,他成功捐獻10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,為重慶市一名白血病患兒重新點燃了生命之光。
宋愛華,張家界市衛(wèi)生計生綜合監(jiān)督執(zhí)法局醫(yī)療機構(gòu)監(jiān)督科負責人,張家界市第五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,張家界市公務(wù)員隊伍中首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。
見到宋愛華時,是在炎炎夏日的午后,樸實、善良,是記者見到他的第一感受?!拔也]有覺得捐獻造血干細胞有多么偉大,這只是一次愛心的傳遞,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,選擇加入志愿者行業(yè),能夠幫助到別人感覺很不錯,也很幸運?!彼螑廴A說,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,捐獻造血干細胞,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。只要身體允許,如果有下一次機會,仍然會選擇捐獻。
談起與“血”的緣分,宋愛華笑著與記者說到。他說,2012年5月22日,他在武陵源獻血時無意了解到血站在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,他便填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書,并從那天起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,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。而在此之前,他已堅持無償獻血多年,累計捐獻3000余毫升。
今年1月15日,宋愛華的造血干細胞與重慶市一名2歲白血病患兒初配成功。陌生人之間造血干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,當他得知消息后,震驚之余,二話沒說就答應(yīng)道:“只要能夠救人,我愿意捐獻?!辈⑴c妻子溝通,為采集干細胞做好各項準備工作。
“要去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,家里只有妻子一人知道,她是醫(yī)務(wù)工作者,很支持我的決定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沒敢告訴,怕他們擔心?!闭劦郊胰耸欠裰?,宋愛華說道。
5月18日,宋愛華獨自一人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長沙湘雅三醫(yī)院進行捐獻前準備。準備過程中,因從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細胞,需采用肌肉注射劑的方法,宋愛華每天都要注射動員劑,由于他年紀偏大,在注射動員劑之后,反應(yīng)很強烈,晚上不能入睡,渾身疼痛,每天早晨起來眼睛又紅又腫。身體強烈的不適,這并沒有動搖宋愛華捐獻的決心。他說:“自己是兩個孩子的父親,能夠體會到孩子生病為人父母的心情,骨髓配型能夠成功的幾率很小,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挽救別人的生命,就一定要去做,這是一種承諾?!碑旐樌瓿删璜I后,宋愛華懸在心里的石頭才落下,因為他知道,這將為遠在千里外的患者帶來生的希望,和一個幸福家庭。
“捐獻造血干細胞安全嗎?對身體有影響嗎?”……宋愛華說,自捐獻造血干細胞后,很多朋友都問過他這樣的問題,他都會用自己這次的親身感受去跟朋友們說,讓大家了解更多的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。
“希望受捐患者能夠盡快恢復(fù)健康,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志愿者行列中來,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希望,就能多挽救一條生命。”雖然只是大千世界里的普通一員,但在宋愛華心里,卻心懷不平凡的大愛。